第五十五封
恭敬顶礼师尊:
顶礼佛,顶礼法,顶礼僧。
鸟过捏鼻痛,棒来绝疑猜。 山伯也曾见,但恋祝英台。 弟子今生不会再恋祝英台了,以免生生世世仍须缠缚。【阿弥陀佛!你真是秦时“笃辘钻”,呼唤不回头!】我及众生,溺此苦海,不证本来,云何得出?本来现成,瞥尔回头,便是彼岸。奈根性陋劣,习染深厚,故而感生末法,不经一番洗练,安能彻见本真?【一切佛子为什么不能就贴近处荐取?只为他们心中隐隐地存在着一个神妙奇特的境界,所以明明在他们面门放光而不识,反而向远处(修法)荐取,以致走弯路,唐丧光阴,真是冤哉枉也。古德在这里也尝叹息说:“只为亲切甚,转令荐得迟!”可胜叹哉!】幸蒙师尊慈悲摄受,授以心密。弟子当精勤修持,钻木取火,见烟不喜,更须急钻,直待灰飞烟灭,方是大事了办。目下只管座上修持、座下保任,既已见牛,便不令失。不管两年三年、百座千座,学山伯之老实,只管坐去,绝诸疑猜。须回首时自有师尊指引,弟子只学活死人。 我自己也觉得好笑:师尊一提温州,弟子便想到宋师兄。这种“联想”功能真是好玩,这离“活死人”差远了。宋师兄的地址我这里已经查到。【我此次去温州小住,是秘密住雁荡山,不和温州同参通声气,故宋某某也不知晓。你去信也无益。】恭祝师尊夏安!
弟子志明秀明顶礼
佛历二五三六年四月十九日
【永寿童子】“一切佛子为什么不能就贴近处荐取?只为他们心中隐隐地存在着一个神妙奇特的境界。”呵呵,同病相怜者甚多!
【LVM】前面不是刚说过难易吗,仅此一点尘,就久不能除,况无量劫来积习深厚乎!不是不能除,而是不肯除。若肯,什么无量劫不劫的!当下无大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