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五封

| 2023-04-16 | 下载

第九十五封

 

恭敬顶礼师尊:

顶礼佛,顶礼法,顶礼僧。

师尊信中言及《佛心经》己由气功界印了很多,弟子深为慨叹:一者,据传在港台、新加坡等地,无上密乘的法本在普通书店都可以买到,这样,摄心的力量将大减,行人更不易成就了。二者,也为某些人从气功入佛制造了信息的方便。【他们纵看了法本,不经人传授,手印也结不起来,即结了也不知如何是证体,更不知如何是起用。】鹤壁这儿《佛心经》仍是秘密的。不仅仅是心中心法,即使六字大明咒四臂观音法,弟子也要审根辨器,方为之介绍。当然,若有人主动求法,弟子决不吝法不传,《佛心经》十种持第六持谈到:“有所乞求,应心即施,慎莫观察上中下根。”他有乞求,弟子就不再审根辨器了。【应当如是。】青岩寺缘转也非是常,待缘又熟时,仍可建成心密道场。【某某现在不能去青岩,暂时寄居静居寺,有妨碍吗?】静居寺计划较大,是遍布寺周的建筑群:其中有静居庵,静居林,静居堂(在家女众修行之所)、静居洞、观音洞、塔院等。这只是一种设想,但不是空想,都有古遗址或建筑作基底。【不要想得太远,看时节因缘吧。】由于某某寺山主借用郊区宗教局长之力,千方百计想将某某师拉往某某寺,为他挣钱,故在办静居寺开放手续时,宗教局长力主某某师住进某某寺。【某某寺是镇江的某某寺吗?我想不是的,那个某某寺是禅宗大道场,代不乏人,他们不会要某某法师去为他们挣钱的。某某法师的心态怎么样?他愿意去吗?你上信说他要去南华寺受戒,现在还未去吗?】静居寺当地有一个赵老师,多方奔走,竟引动市里干部面见某某师,讨论的却大多是宗教哲学科学等,什么达尔文、爱因斯坦、信息论等等都搬出来了,某某法师应答如流,颇具辨才。分别时领导说:“希望你能说服我!”【可见某某法师还未说服他。你应该助他一臂,从旁说服他。】这些领导将为某某师住静居寺出一把力,弟子暗喜:此非小缘,寺尚未见规模,己具广弘之端倪了。【一切俱不可勉强,有缘则成,无缘则否,此无可奈何之事也。】静居寺附近还有一位司某某,愿守寺规,愿陪某某师住寺,打柴、挑水,做饭等活他可以轻而易举地为之。虽文化不高,善根颇厚。【此人为此发心护道,真是大心菩萨,我亦深为敬仰,嘱某某善视之,不可轻慢。】他也为某某师住静居寺的开放手续奔走。【只要能安居修法,弘道,要什么开放,开放只有多麻烦,并非好事。】有些事看是阻力,实是动力,岂可执死。“我自无心于万物,何妨万物常围绕”。好事多磨,待各级领导基本都知此事,那时开放手续当一蹴而就。【但愿如你所说。】

弟子志明顶礼

1994年5月1日

【永寿童子】行菩萨道,就是甘心作具体的工作。默默平凡之人,我亦深为敬仰

LVM】当时这些事只能算做早期历练,还谈不上行菩萨道,只能勉强算做学菩萨发心。真行菩萨道者,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,自会审时度势,不再会有不切合实际的举动了。

【永寿童子】建道场,只能随缘,此诚无可奈何之事。其实,干什么事不是这样呢?只是有些不甘,所以多走些弯路而已。

LVM】有这个不甘在,事生也!你看过不少禅宗的书,对住山一词不陌生吧?古人得个入处,入不疑之地,便去深山人迹罕至之处常养圣胎。若法缘成熟,自有龙天推出,深山草庵不久便是庄严道场。你看现在的佛教胜地、名胜古迹,不是大多数都在山里么。只是现在交通方便多了,不象古时那么行路难。